韩愈文章很多成为千年哲理名句
韩愈“道济天下之溺”的儒教杰作
□刘 铁
韩愈是唐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。他在唐代儒学衰微将“溺”而释、道盛行之际,力辟佛、老,致力于复兴儒学,取得了重大的成功,开启了宋明理学之先声。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,其实质就是复兴儒家思想。韩愈继承了以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(后人称为“五常”)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,并把其发展为“道统”学说。《原道》就是韩愈论述其思想的代表作。
韩愈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有异于佛家、道家的儒者之“道”。这个儒者之“道”就是儒家的思想。他在《原道》中说:“斯吾所谓道也,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。”意思是“我所说的‘道’,不是老子说的‘道’和佛家说的‘道’”,而是儒家之道,即“博爱之谓仁,行而宜之之谓义,由是而之焉之谓道,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。仁与义为定名,道与德为虚位。”意思是博爱叫做仁,合宜于仁的行为叫做义,从仁义再向前去的叫做道,自身具有而不依赖外界的叫做德。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,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。概括地说,“道”就是指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“仁义道德”。他认为,千百年来,传承儒家此道者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。这个过程就是“尧以是传之舜,舜以是传之禹,禹以是传之汤,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,文武周公传之孔子,孔子传之孟轲。轲之死,其传焉。”这个传承系列类似于佛教所说的“法统”。儒者之“道”的传授谱系也就是朱子后来所说的"道统"。孟子之后不传而“溺”,韩愈自认有接续道统之义、勇担济世之责,“使其道由愈而粗传,虽灭死,万万无恨”(《与孟尚书书》)。“道统”一词虽是由宋代大儒朱熹首先提出的,但“道统说”的创造人却并非朱子,而是千百年来众所公认的唐代儒学家韩愈。“道统”观念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,是孔子以来的一贯思想。儒家学者在思考儒学与佛、道两家关系时,认为“道统”起着明确自我归属的作用。在儒学之内,它划分学派界限;在儒学之外,它区分儒、释、道三家。可以说,“道统说”是儒学发展的内动力。
韩愈的《原道》,是一篇复古崇儒、攘斥佛老的战斗檄文。文中观点鲜明,有破有立,引证今古,从历史发展、社会生活等方面,层层剖析,驳斥佛老之非,论述儒学之是,归结到恢复古道、尊崇儒学的宗旨,是唐代古文的杰作。
韩愈在《原道》中历数了自孔孟之后“天下之溺”的成因、现象与危害,他指出:“周道衰,孔子没,火于秦,黄老于汉,佛于晋、魏、梁、隋之间。其言道德仁义者,不入于杨,则归于墨;不入于老,则归于佛。入于彼,必出于此。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;入者附之,出者汙之。噫!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?”意思是“自从周道衰落,孔子去世以后,秦始皇焚烧诗书,黄老学说盛行于汉代,佛教盛行于晋、魏、梁、隋之间。那时谈论道德仁义的人,不归入杨朱学派,就归入墨翟学派;不归入道学,就归入佛学。归入了那一家,必然轻视另外一家。尊崇所归入的学派,就贬低所反对的学派;依附归入的学派,就污蔑反对的学派。唉!后世的人想知道仁义道德的学说,到底听从谁的呢?又该向谁去请教呢?”
韩愈在《原道》中最后说:“其为道易明,而其为教易行也。是故以之为己,则顺而祥;以之为人,则爱而公;以之为心,则和而平;以之为天下国家,无所处而不当。是故生则得其情,死则尽其常。效焉而天神假,庙焉而人鬼享……由周公而下,下而为臣,故其说长。然则如之何而可也?曰,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人其人,火其书,庐其居。明先王之道以道之。鳏、寡、孤、独、废、疾者有养也,其亦庶乎其可也。”意思是儒家的思想即孔孟之道作为理论是很容易明白的,作为教育是很容易推行的。所以,用它们来教育自己,就能和顺吉祥;用它们来对待别人,就能做到博爱公正;用它们来修养内心,就能平和而宁静;用它们来治理天下国家,就没有不适当的地方。因此,人活着就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,死了就是结束了自然的常态。祭天则天神降临,祭祖则祖先的灵魂来享用……从周公以上,继承的都是在上做君王的,所以儒道能够实行;从周公以下,继承的都是在下做臣子的,所以他们的学说能够流传。那么,怎么办才能使儒道获得实行呢?我以为:不堵塞佛老之道,儒道就流传;不禁止佛老之道,儒道就不能推行。必须把和尚、道士还俗为民,烧掉佛经道书,把佛寺、道观变成民房。阐明先王的儒道以教导人民,使鳏夫、寡妇、孤儿、老人、残废人、病人都能生活,这样做也就差不多了。韩愈在这里立场坚定、旗帜鲜明地高举起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的道德大旗。
韩愈又是位伟大的教育家。他的教育思想和成就不亚于“万世师表”孔子。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,担任国子监祭酒,招收弟子,亲授学业,留下了《师说》、《进学解》等激励时人和后世的教育专著。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,广招后学。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,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,就是自己的老师;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,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、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。韩愈每到一个地方,都十分重视发展当地的教育文化事业,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。
韩愈还提出了“性三品”、“情三品”等哲学观点,把性与情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。他说:“性之品有三……上焉整者,善焉而已矣;中焉者,可导而上下也;下焉者,恶焉而已”(《原性》)。性包括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种道德品质,在三品中的比重各不相同,上品之性具有仁而行于其余四者;下品之性反于仁而违背其余四者;中品之性仁有不足,其余四者也杂而不纯。“上焉者,善焉而已矣;中焉者,可导而上下也;下焉者,恶焉而已矣”。情包括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。强调上品与下品之间不可移,同时认为“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”,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与“先王之教”,“上之性就学而愈明,下之性畏威而寡罪”,以此反对佛教的灭情以见性之说。
不可否认,由于历史的局限性,韩愈的思想中有一定的唯心主义成分,但也不乏唯物主义的成分,特别是他指出了文化生成的内因——“不平则鸣”、文明生成的原理——“不惑则明”和文明传承的法则——“不嫉则盛”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。所以说韩愈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,说韩愈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一点也不为过。
韩愈的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因思想性很强而成为千年传承的哲理名句,像《原道》中的“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”、《答李翊书》)中的“不平则鸣”、《进学解》中的“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。”以及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都已传为流行的成语或警句,成为人们的励志名言。
综上所述,韩愈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。韩愈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,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圣人级人物,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。韩愈思想博大精深、光照千秋。我们作为韩愈的故乡人,一定要高举韩愈这面思想旗帜,唱响韩愈这张历史人文名片,把韩愈故里建设得更
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来历?秦始皇为什么是千古第一帝
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,他所创立的很多制度一直为后世所延续,然而,被称作千古一帝的他却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,让后世研究者为此困惑不已,那么,秦始皇为后人留下的谜团都有哪些呢?下面一起来看看。
身世之谜:是不是私生子
众所周知,秦始皇姓赵,史学界有关专家认为,秦始皇生于正月,故起名为正,古代通政,因此写作政。至于为什么姓赵,有人指出秦始皇出生在赵国,古代有以出生地为姓的习俗。也有专家认为,秦始皇为什么会姓赵,是因为赵姓与嬴姓是同一宗,赵姓是嬴姓的一个分支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秦始皇不仅有赵姓之说,还有人认为他姓吕,是吕不韦的私生子。他姓赵是因为他的父亲子楚当时在赵国作质子,他是在赵国生的,又生于正月,所以叫赵政。子楚回到秦国后,秦始皇自然就姓秦国的国姓嬴。
性格之谜: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
历代一直都对秦始皇持否定态度,认为他是一个暴君,弑父驱母,焚书坑儒都是揭露秦始皇凶狠残暴的有力证据。但也有专家认为,秦始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残暴。有些事情的确另有隐情。弑父驱母,并非出自他的本意,顾惜骨肉亲情,就只能使他的王位受到威胁。在这件事情上恰恰表现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。弑父驱母,赢政做了秦王之后,吕不韦的权势非常大。而他的母亲赵姬又有一个情人。这样,秦始皇的身边有了两个对他政权构成威胁的人。他不除掉这两个人,那时显然也不行。驱逐赵太后也显然是因为和他情人的叛乱有关,和赵太后本身的污点有关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求仙之谜
中国考古学家在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附近发现了13只2200年前的青铜鹤,其中两只已证明为仙鹤。他们说,这可能是反映秦始皇有升天梦想的实物证据。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专家刘占成指出,仙鹤脚下云状青铜踏板,与古代仙人伴鹤乘祥云升天的传说有关,它应该是体现秦始皇有死后升天思想的证据。鹤是中国人传统的吉祥鸟,象征着长寿,跟鹤有关的礼物至今仍受中国老人欢迎。史籍记载,首次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痴迷长生,曾为寻找不死药,派遣大批方士出海苦觅。这是中国首次出土单独青铜动物雕塑,出土如此大批量的青铜禽类十分罕见。
皇后之迷
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。其宏大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。秦始皇的陵墓除此之外还有城墙、寝殿、官署等地下建筑。因此,秦陵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地下建筑体系,里面埋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结晶。2200年前,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,命令数十万人在今天陕西临潼骊山为自己修筑了一座庞大的陵墓,陵墓周围埋藏着许多用陶土烧制的兵马俑,但是却始终找不到皇后陵。古代文献上也找不到相关资料,秦始皇皇后究竟是谁,至今还是不解之谜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墓葬之迷
千百年来围绕着秦陵地宫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。《三辅故事》记载,楚霸王项羽入关,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。在挖掘过程中,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,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。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,三国时期,宝鼎元年,有人送只金雁给名曰张善的官吏,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始皇,这类神奇的传说更是给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几千年过去了,秦陵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仍然屹立于骊山脚下,当年那长达10千米的内外夯土城垣早已残缺不全。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内城西墙残存的一段城墙。那一座座宏伟的地面建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遭到项羽的焚烧,在残存的废墟上,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陵寝建筑群遗址,规模宏大,集中分布于封土北侧、内城
- 上一篇:千古之谜秦始皇到底长啥样-秦始皇为什么是千古一帝-郧阳桑乐燃气热水器脉冲点火器 [2024-11-18]
- 下一篇:千岛湖山水间雅谷风林度假酒店-千岛湖山水间雅谷-真金燃气热水器价格表全部 [2024-11-18]